《序例》谓太阴受病,脉当沉细。”则知颈项强,不属冬月之寒风。
少阴病,脉紧,至七八日自下利,脉暴微,手足反温,脉紧反去者,虽烦,利必自愈。阳明病,脉浮无汗而喘者,发汗则愈,宜麻黄汤。
脉浮,只讲得脉体之正面,诊者当于浮中审其强、弱、迟、数、紧、缓、滑、涩、弦、芤。不知沉细是太阴本病之脉,不是热病嗌干之脉。
麻黄不言解肌,而肌未尝不解;桂枝之解肌,正所以发汗。动气在右,发汗则衄而渴,心若烦,饮则吐,先宜五苓散,后与竹叶石膏汤。
此虽举风家,伤寒概之矣。只以亡阳而厥,急当回阳。
若微恶寒者,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。凡病有名有症,有机有情,如中风、伤寒、温暑、湿痉等类,此为名也。